冷卻循環水機依靠水循環實現設備降溫,水質優劣直接影響散熱效率與機組壽命。若水質惡化,易導致管路結垢、腐蝕或微生物滋生,引發設備故障。科學的水質維護方法與合理的換水周期,是保障機組穩定運行的關鍵。?
冷卻循環水機的水質維護需聚焦“防垢、防腐、殺菌”三大核心。物理過濾除雜是基礎:機組進水口需加裝50-100目濾網,每周拆卸清洗1次,攔截水中泥沙、雜質,避免堵塞管路與換熱器;部分工業級機型配備自動反沖洗過濾器,可每日定時沖洗,減少人工維護成本。若水中硬度較高(鈣鎂離子含量>300mg/L),需添加阻垢劑,按循環水量每噸添加200-500mg,每月檢測水質硬度,硬度超標時補加阻垢劑,防止鈣鎂離子在換熱器內壁形成水垢——水垢會使熱交換效率下降10%-30%,增加能耗。?
防腐處理需針對性操作:對于金屬管路機組,可添加緩蝕劑(如磷酸鹽類),形成保護膜隔絕水與金屬接觸,每季度檢測管路腐蝕速率,速率超過0.1mm/年時更換緩蝕劑類型;若循環水呈酸性(pH<6.5)或堿性(pH>8.5),需用鹽酸或氫氧化鈉溶液調節pH至7.0-8.0,避免酸堿腐蝕管路。此外,微生物控制不可忽視:夏季或潮濕環境中,細菌、藻類易滋生形成生物粘泥,需每月添加1次氧化性殺菌劑(如次氯酸鈉),濃度控制在0.5-1mg/L,或采用紫外線殺菌裝置,每日開啟2-3小時,防止生物粘泥堵塞濾網與換熱器。?
換水周期需結合使用場景動態調整。在清潔場景(如實驗室蒸餾水循環、電子設備冷卻),水質污染慢,可每3-6個月換水1次,換水前需排空舊水,用清水沖洗循環系統2-3次,再注入新水并補充阻垢劑;在污染風險高的場景(如工業車間、化工設備冷卻),水中雜質與污染物多,需縮短至1-2個月換水1次,若發現水質渾濁、有異味或濾網頻繁堵塞,應立即換水。此外,若機組停用超過1個月,需排空循環水,防止長期靜置導致微生物滋生或管路腐蝕;重新啟用前,需清洗系統并檢測水質pH與硬度,達標后再投入使用。?

嚴格落實水質維護方法與適配換水周期,能有效減少冷卻循環水機的結垢、腐蝕問題,維持散熱效率,延長設備使用壽命,為工業生產與實驗室運行提供穩定冷卻保障。